医保局谈医保目录调整:重点考虑新冠治疗药物
8月28日0—24时,
无新增确诊病例。
浙江最新疫情通报
8月28日0—24时,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28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77例(境外输入病例58例)。
全国最新疫情通报
8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3例,福建2例,广东2例,四川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86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188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47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8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2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62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0126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502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1443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148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4例(境外输入9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51例(境外输入31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530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768例(出院4249例,死亡8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487例(出院462例,死亡7例)。
境外最新疫情通报
世界卫生组织2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达24299923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28日16时33分(北京时间22时33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81581例,达到24299923例;死亡病例增加6261例,达到827730例。
这些消息你也会关心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
完成支援南苏丹抗疫工作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27日顺利完成在南苏丹为期9天的援南抗疫任务,随即赶赴几内亚继续开展国际抗疫援助工作。
27日,南苏丹卫生部在朱巴举行中国援南抗疫医疗专家组工作总结报告会。在总结报告中,中国专家组全面评估南苏丹疫情形势和国家防疫体系,就应急指挥体系、外防输入、社区排查等十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一一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专家组还向南苏丹提供了新冠肺炎诊疗、公共场所防控技术等方案,为南苏丹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提出建议。
中国驻南苏丹大使华宁说,专家组此行是中方落实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果的一次重要行动。专家组在9天行程中与南苏丹医疗和防控部门以及驻当地国际组织有关机构进行了广泛交流,两国医护人员相互学习、分享经验,有力促进了中南卫生防疫合作。
南苏丹代表在总结会上表示,南苏丹政府和人民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挺身相助。多年内乱导致南苏丹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南苏丹期待以抗疫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南中两国全方位医疗卫生合作。
应南苏丹政府邀请,中国专家组8月19日抵达朱巴,为当地疫情防控提供支持。
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
拟加强数字化合作应对疫情挑战
第十二届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日前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五国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将通过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合作应对疫情挑战,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支持。
会议重点围绕五国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和疫情期间药物专利授权情况开展交流探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动带来了巨大挑战,五国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未来应在确保“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路线图”下各项目务实、有序开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数字化相关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据悉,自2012年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启动以来,金砖五国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已在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人员培训和审查员交流、商标和外观设计等八大领域开展了丰富合作并取得务实成果。
医保局:
重点考虑新冠肺炎治疗药物、
释放鼓励创新信号
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与新冠肺炎治疗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等纳入申报范围。
“今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我们将重点考虑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治疗药物,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支撑。”28日,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就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回应了今年的调整重点及诸多热点问题。
为临床价值高的好药腾出空间
问: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变化?出于什么考虑?
负责人答:与前几轮目录调整相比,本次调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将正在实施的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目录外品种纳入调整范围,全面助力疫情防控,为应对疫情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评审程序方面,首次实行企业自主申报。今年起,目录外药品准入一律采取申报制,由企业按要求提交申报资料,经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纳入评审范围。
三是评审范围方面,纳入评审的药品进一步聚焦。2020年目录外药品的调整范围包括7类情形,如2015年1月1日到工作方案发布(2020年8月17日)期间新上市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药物、新冠肺炎治疗用药等,不再将所有已上市药品全部纳入评审,范围更加聚焦、精准。
四是释放了鼓励创新的信号。在7类情形中,将2015年1月1日至工作方案发布(2020年8月17日)期间新上市或者适应症/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均纳入评审范围,体现了鼓励创新的鲜明导向。
五是同步确定医保支付标准。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本次调整对所有新准入目录的药品,一律通过谈判、竞价等方式,同步确定医保支付标准,有利于提升基金使用效益。
六是继续坚持有进有出,优化升级。经综合考虑被评估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目录内的“僵尸药”、国际上普遍退市的药品、可以被替代的价格高但谈判未成功的独家药品等将被调出目录,为临床价值高的好药腾出空间。
地方报销品种纳入国家目录需确保安全性
问:2019年12月31日前,进入5个(含)以上省级最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其中主要活性成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除外。为何作出这一调整?
负责人答:新出台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权限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分工。其中,暂行办法取消了之前“省级医保部门可以在国家医保目录的基础上增补品种,增补的数量不超过国家目录乙类总数的15%”的规定,省级医保部门可以增补的品种仅限于民族药品、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饮片。同时,为实现全国基本用药品种的基本统一,目前国家医保局正推动各省级医保局对原自行增补的品种进行消化。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将进入5个以上省份的品种纳入今年国家调整的范围,主要考虑省级增补的品种里面,不排除有些品种能够满足国家层面的准入标准,可以更好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将一些临床价值高、正在地方报销的品种纳入目录,能够保障这部分患者的用药延续性、稳定性。同时,客观上也能够减轻地方消化品种的压力。
当然,不可否认前期地方调整纳入省级目录的药品中也有一些疗效不确切、易滥用、基金占用较大的药品,因此我们也规定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的药品今年不考虑调入。
对刚获批的创新药给予更快的准入机会
问: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拟新增药品截止时间明显放宽,医保局对此进行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负责人答: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部分创新药企业及行业协会对拟新增药品截止时间提出了意见建议。我局认真考虑研究,将新药截止时间从去年底放宽至今年目录调整方案发布前,即2020年8月17日,这充分体现了我局鼓励支持创新的态度。对于那些刚刚获批的创新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给予更快的准入机会。同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药纳入目录,也能够让广大参保患者更早受益。
创新药入医保需“量力而行”
问: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许多创新药希望进入医保而实现量的放大。大量创新药进入目录,对基金影响如何?
负责人答:近年来,随着药监部门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我国新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我国药品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也不断涌现。从医保部门的角度,我们一方面希望更多更好的药品能够及早上市、及早进入临床应用、及早纳入支付范围、及早让患者获益,但另一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本医保筹资有限,2019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只有800元左右,其中的三分之二还是来源于财政补助,因此必须强调和坚持“保基本”的制度定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价格合理、经济性高、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纳入目录范围。在今年的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中,我们将组织专家严格把握有关标准和条件,也请社会和药品企业对谈判要有合理的预期,可能成功率不会很高。
此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解决创新药的可及性也不能仅仅依靠基本医保一条道路,要充分发挥各类补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通过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药需求。
按照目前的时间安排,如进展顺利,本次目录调整工作将于年底前完成,争取明年起落地执行,让广大参保人早日获益。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健康中国、健康浙江
最新动态: